8
联系我们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学院荣誉
    • 联系方式
  •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 党务公开
    • 理论前沿
    • 习语金句
  • 教师队伍

    • 专家学者
    • 农学系
    • 园艺系
    • 菌物科学与工程系
    • 行政教辅人员
  • 科学研究

    • 学科建设
    • 科研平台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实验室管理
    • 学术交流
  • 本科生教育

    • 教学动态
    • 培养方案
    • 教务信息
    • 课程建设
    • 实践教学
    • 教学成果
    • 教育教学评估
  • 研究生培养

    • 科研团队
    • 导师信息
    • 培养方案
    • 管理制度
    • 年度报告
  • 学团工作

    • 学团动态
    • 优秀学子
    • 校友风采
  • 农林工程研究院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就业信息
  • 农技推广

    • 品种推介
    • 技术推广
    • 媒体聚焦
    • 校地合作
  • 资料下载

    • 办公文件
    • 学生下载
    • 鲁农印象
  • 学院概况
  • 党建工作
  • 教师队伍
  • 科学研究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培养
  • 学团工作
  • 农林工程研究院
  • 招生就业
  • 农技推广
  • 资料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首页 > 学团工作 > 学团动态 > 正文
雷锋日:“青耘”志愿服务团队 让菌菇在葡萄藤下生“金”
发布日期:2025-03-05 16:15 浏览次数:

       在烟台福山区东泊子村葡萄园里,“青耘计划”团队依托全国研究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优秀案例一等奖项目“果菌间作”成果,将葡萄与大球盖菇协同种植新模式应用于田间地头。通过精准利用葡萄采摘后的闲置期,在藤架下铺设由葡萄枝、秸秆等废弃物制成的菌床,让大球盖菇在葡萄休眠时悄然生长,实现“一棚两收、一年两收”。菌丝生长的最佳温湿度条件与葡萄园环境高度契合,菌糠有机肥还能助力葡萄藤生长。

31204


       春寒料峭,葡萄园里尚未吐绿,但东泊子村的葡萄园里却涌动着一股热浪,既有冻土下菌丝萌发的生机,更有一支坚守十年的青春队伍在此耕耘。2015年成立食用菌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至今,鲁东大学园艺学院“青耘计划”志愿服务团队跨越7省34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累计帮扶2257户农户实现增收增产。如今,这支队伍继续扎进田间地头,与村民同翻土、共研讨,在葡萄架下感受现代农业的生态智慧,于冻土之上触摸乡村振兴的澎湃脉搏。


       志愿者们化身“葡萄架下的技术员”,开展大球盖菇种植全流程服务。“发酵好的基质要像松软的面包屑,湿度太高容易结块!”农艺与种业专业研究生徐浩翔弓着腰,拨开菌床表层,“秸秆和枝条按比例混合发酵,菌床透气又保湿!”一旁农学专业学生王栋跪在田垄边,一边翻动基质一边向村民演示。志愿者们手把手示范,把复杂的种植流程简化为“一学就会”的实操口诀,破解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难题。

       改良土壤、提升葡萄品质,形成“以菌促果、以果养菌”的生态循环。基地负责人介绍,葡萄产业园以“果菌间作”模式发展了33亩大球盖菇栽培,初步估算每亩增收5000元左右。

20394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返回列表】

电话:0535-6664669(办公室) 0535-6664663(团总支) 电邮:nxy@ldu.edu.cn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红旗中路186号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鲁东大学园艺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090966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