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联系我们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学院荣誉
    • 联系方式
  •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 党务公开
    • 理论前沿
    • 习语金句
  • 教师队伍

    • 专家学者
    • 农学系
    • 园艺系
    • 菌物科学与工程系
    • 行政教辅人员
  • 科学研究

    • 学科建设
    • 科研平台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实验室管理
    • 学术交流
  • 本科生教育

    • 教学动态
    • 培养方案
    • 教务信息
    • 课程建设
    • 实践教学
    • 教学成果
    • 教育教学评估
  • 研究生培养

    • 科研团队
    • 导师信息
    • 培养方案
    • 管理制度
    • 年度报告
  • 学团工作

    • 学团动态
    • 优秀学子
    • 校友风采
  • 农林工程研究院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就业信息
  • 农技推广

    • 品种推介
    • 技术推广
    • 媒体聚焦
    • 校地合作
  • 资料下载

    • 办公文件
    • 学生下载
    • 鲁农印象
  • 学院概况
  • 党建工作
  • 教师队伍
  • 科学研究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培养
  • 学团工作
  • 农林工程研究院
  • 招生就业
  • 农技推广
  • 资料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首页 > 教师队伍 > 菌物科学与工程系 > 正文
教师队伍
  • 专家学者
  • 农学系
  • 园艺系
  • 菌物科学与工程系
  • 行政教辅人员
菌物科学与工程系
赵鹏

赵鹏,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中国科学院大学)微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国际期刊Zoonoses青年编委。

工作经历

2012.7–现在 鲁东大学农学院 讲师,副教授

2011.7–2012.7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讲师

教育经历

2008.9–2011.7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微生物学 博士

2000.9–2004.7 山东农业大学 动物医学 学士

教学与指导学生情况

目前承担本科生的普通真菌学、食用菌质量检测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还曾承担过本科生的农业微生物学、计算机技术在生物学中的应用、生物技术综合实验、生物制药工艺学等课程。

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30人次。

在园艺学和农艺与种业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共4人。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真菌DNA条形码与分子分类等方面的研究。

科研成果

在Fungal Diversity、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Mycoloiga、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Phytotaxa及菌物学报等本领域重要的学术期刊上累计发表论文15篇,其中10篇SCI论文总影响因子达到49以上(其中4篇为TOP论文,单篇影响因子大于5的有5篇),最高影响因子20.372(真菌学IF最高期刊,一作,被引用53次);研究工作曾在英国爱丁堡举行的四年一届的第九届国际真菌学大会上被组委会推选为分组口头报告(大陆唯一);发表新种2个。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3项。曾获中国菌物学会研究生优秀论文奖,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生学术年会诺维信优秀论文奖、诺维信优秀毕业论文奖。

发表论文(# Co-first author, * Corresponding author;按时间倒序排)

1. Zhang Z-K, Wang X-C*, Zhuang W-Y, Cheng X-H, Zhao P*. New species of Talaromyces (Fungi) isolated from soil in southwestern China. Biology, 2021,10(8),745 (IF=5.079 SCI 1区 JCR分区,下同)

2. Zhao P*, Ji S-P, Cheng X-H, Bau T, Dong H-X, Gao X-X. DNA barcoding the mushroom spawns using EF-1α barcodes: a case study in oyster mushrooms (Pleurotus).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2021,12:624347 (IF=5.640 SCI 1区 TOP)

3. Zhao P*, Zhuang W-Y, Bau T*, Yu X-D. DNA barcoding of the economically important Leucocalocybe mongolica to prevent mushroom mislabeling. Chiang Mai Journal of Science, 2017,44(4):1201–1209 (IF=0.523 SCI 4区)

4. Liu X-X, Zhuang W-Y*, Zeng Z-Q, Zhao P. Newly discovered sclerotiniaceous fungi from China. Nova Hedwigia, 2016,102(3–4):347–357 (IF=1.135 SCI 2区)

5. Ye F, Yu X-D*, Wang Q, Zhao P. Identification of SNPs in a nonmodel macrofungus (Lepista nuda, Basidiomycota) through RAD sequencing. SpringerPlus, 2016,5:1793 (IF=1.13 SCI 1区)

6. 赵鹏. 真菌学史概述. 生物学教学, 2015, 40(12):2–3

7. 曾昭清, 赵鹏, 罗晶, 庄文颖, 余知和. 从真菌全基因组中筛选丛赤壳科的DNA条形码. 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 2012,42(1):55–63

8. Zhao P, Luo J, Zhuang W-Y*. Can COI gene be used as DNA barcode for the nectriaceous fungi? Mycosystema, 2012,31(2): 243–250 (in Chinese)

9. Zeng Z-Q, Zhao P, Luo J, Zhuang W-Y*, Yu Z-H. Selection of a DNA barcode for Nectriaceae from fungal whole-genomes.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2012,55(1):80–88 (IF=6.038 SCI 1区 TOP)

10. Zhao P#, Luo J#, Zhuang W-Y*. Practice towards DNA barcoding of the nectriaceous fungi. Fungal Diversity, 2011, 46:183–191 (IF=20.372 SCI 1区 JCR &科学院分区 TOP)

11. Zhao P, Luo J, Zhuang W-Y*, Liu X-Z, Wu B. DNA barcoding of the fungal genus Neonectria and the discovery of two new species.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2011,54(7):664–674 (IF=6.038 SCI 1区 JCR &科学院分区TOP)

12. Zhao P, Zhuang W-Y*. Evaluation on ITS region as a possible DNA barcode for the genus Lachnum (Helotiales). Mycosystema, 2011,30(6):932–937

13. 赵鹏, 罗晶, 庄文颖*, 刘杏忠, 吴冰. 新丛赤壳属真菌DNA条形码研究. 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 2011,41(7):565–576

14. Zhuang W-Y*, Luo J, Zhao P. Two new species of Acervus (Pezizales) with a key to species of the genus. Mycologia, 2011,103(2):400–406 (IF=2.696 SCI 2区)

15. Zhuang W-Y*, Luo J, Zhao P. The fungal genus Calycellinopsis belongs in Helotiaceae not Dermateaceae. Phytotaxa, 2010,3:54–58 (IF=1.171 SCI 2区)

会议论文(# Co-first author, * Corresponding author;按时间倒序排)

1. 赵鹏*, 陈凯, 庄文颖, 纪森鹏, 图力古尔. 侧耳属真菌DNA条形码研究. 2016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171页, 福州, 福建. 2016年8月19日–21日 (口头报告)

2. Zhao P*, Dong D, Yu X-D, Bau T*. DNA barcoding of the economically important mushroom Leucocalocybe mongolicum. Asian Mycological Congress 2013 and the 13th International Marine and Freshwater Mycology Symposium Abstract Book. p. [P-10]. Beijing. August 19–23, 2013 (Poster)

3. 曾昭清, 赵鹏, 罗晶, 庄文颖*. 基于真菌全基因组丛赤壳科DNA条形码研究. 2011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178–179页. 广州, 广东. 2011年8月15日–18日

4. 赵鹏, 罗晶, 庄文颖*. 丛赤壳科DNA条形码的筛选与评价. 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22页. 张家界, 湖南. 2010年8月14–17日(口头报告)

5. Zhao P#, Luo J#, Zhuang W-Y *. Practice towards DNA barcoding of the nectriaceous fungi. 9th International Mycological Congress Book of Abstracts. p. [U5.O1]. Edinburgh. August 1–6, 2010

6. 庄文颖*, 罗晶, 赵鹏. 我国丛赤壳类真菌系统分类研究. 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学部学术年会学术报告汇编 172–173页. 北京. 2010年6月8日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侧耳属真菌DNA条形码的选择与评价(no.31300014),2014.1–2016.12,主持

2. 鲁东大学引进人才基金,侧耳属DNA条形码的筛选和评价,2012.8–2015.7,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子囊菌部分类群DNA条形码的选择与评价(no.31070015),2011.1–2013.12,参与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丛赤壳科真菌属间关系的分子系统学研究(no.31000009),2011.1–2013.12,参与

5. 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真菌志 丛赤壳科 生赤壳科》编研(no.2006FY120100),2006.12– 2011.12,参与

6.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重要真菌类群DNA条形码构建(no. KSCX2-YW-G-068),参与

 联系方式

 山东烟台市芝罘区红旗中路186号 鲁东大学农学院

 电话: 壹伍壹玖贰叁贰肆陆叁柒

   E-mail: zhaop529#hotmail.com (发邮件时,请将#替换为@)

 

电话:0535-6664669(办公室) 0535-6664663(团总支) 电邮:nxy@ldu.edu.cn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红旗中路186号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鲁东大学园艺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09096634号